端午节的简单由来和风俗(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历史网 2023-06-16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

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端午节“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燕京岁时记》:“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