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个故事为你打通全球史脉络,太精辟了

历史网 2023-12-17用户投稿

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在思索这样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从屈原的《天问》,到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从苏东坡的旷达人生,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从奇异的三星堆,再到神秘的金字塔......

千百年来,在文学、哲学、宗教等等各个领域里,都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不断探索。

到了今天,现代人已经坐拥灿烂的人类文明,那为什么我们一想到人生的意义,还是会心存困惑、依然止不住地追问?

要想解决这个千百年来的难题,我们就得回到最基本的问题:

我从哪里来?

这就不得不走进人类史的领域了。

以前,人们能想到的最大范围就是世界史,可是世界史不讲脉络,它要么秉持欧洲中心论,要么就只是把各国历史分别罗列出来,合并到一本书里面去。

这怎么可能画出完整的人类图?

好在20世纪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让人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我的来历是这样!”

它,就是全球史观。

大家应该都知道“巴别塔”的故事,为了不让人类成功造出通天塔,耶和华仅仅是“变乱天下人的言语”,让人们再也无法顺利沟通,就成功阻止了这一切。

老彼得·勃鲁盖尔所画的《巴别塔》(1563)

沟通,或者说交流,是推动人类史进步的一大要素。

全球史,就是抓住了“交流”这个核心,才得以把数百万年来,人类发展的轨迹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先是拔高了全人类的视野,让人类可以像“飞翔在草原上空的鹰”一样,获得最大化的视野;

它还恢复了地球原本的面貌——一个没有国别、民族等人为壁垒的、天然的蓝色星球——让我们可以无障碍地看见人类文明在地球上流动、交融的迹象;

它亦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大历史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古老的中国为何会突然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遥远的大陆是如何互相影响,小小的蝴蝶效应又是怎么席卷全球......

全球史就像是一个覆盖全球的超大型网络,我们只要轻轻拎起其中一个点,就能顺藤摸瓜、看到浮出历史表面的四通八达的经脉,这些经脉或经过美洲,或经过非洲,或延伸到百万年前,或就在眼前,小到一尊青铜器,大到一个古文明,背后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大体系。

通过全球史,你会看见人类一步步走来的脚印,从此知道你在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以及思考习惯是如何被一步步塑造起来的。

当你弄清楚“我从哪里来”之后,再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自觉地站到更高、更大的角度上了。

视野足够大,才能“一览众山小”

但是,如果你想就此去了解全球史,那么我们很有可能会发现,很多全球史著作,都有些“难读”。

比如说,它们的章节标题往往很“分明”,就是按时间、或者空间顺序来一一罗列,诸如“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等,这样安排固然有其所长,但读起来还是稳重有余,灵动不足。

因此,在大众印象里面,读这类书“很累人”,也就不奇怪了。

长句过多了,太烧脑看完上本就没精力看下本需要你自己不断停下来查阅大量背景知识可能才能看懂内容实在太多,干脆当做一本字典来看在合上最后一页的那一刻,一种徒然感阵阵袭来......前文所述都已经记不得......

——这是读完最为经典的全球史著作之一,《全球通史》之后,读者留下的书评

针对这些突出的需求,我们深感有一门独特的全球史课的必要性,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门音频课:

《理解全球史,从这里出发》——葛兆光领衔策划,50节课打通大历史脉络

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购买